全国政协委员:县域急救体系建设需要国家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阅读次数:2444 发布时间:2022-03-11
中国近80%心血管病患者死于院外,其中一部分因为院前急救时间长、流程欠规范,死于家中或去医院途中。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霍勇带来了《加强我国县域医疗急救和应急救治体系建设》的提案。
据提案数据显示,中国近80%心血管病患者死于院外,其中一部分因为院前急救时间长、流程欠规范,死于家中或去医院途中。面对这一痛点,要从完善县域急救体系入手,在政策的支持下,统筹资源、优化急救网络建设、缩短院前时间、规范救治流程。
霍勇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强调,加强我国县域医疗急救和应急救治体系建设,需国家层面有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
大部分县域急救体系,存在多方面弊端
霍勇在提案中指出,现阶段中国急救中心的运行模式主要分为独立型、指挥型和依托型,各有优势和短板,其中大部分县域急救体系属于依托型——依托县域医院,调度能力有限。
霍勇告诉媒体记者,北京等一线城市急救体系多是独立型,将院前急救功能从医院剥离,成为独立的系统,有指挥调度、院前急救、紧急医学救援、管理等功能;二、三线城市多是指挥型急救体系,重点负责院前急救的指挥调度,和独立型相比管理功能较弱,未来可以升级为独立型;大部分县域急救体系属于依托型,将院前急救工作依托于县医院,由医院门急诊负责统一派车和救护。
霍勇分析,依托型急救体系存在四方面问题:
第一,依托型急救体系调度能力有限、急救站点少,对于患者拨打120或下级医院要求转运患者的情况,大部分急救车从县域医院出车,往返路程耗费大量时间,使患者院前转运时间延长,影响患者预后。
另外从急救反应时间来看,有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区的急救反应时间基本可控制在6~8分钟,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急救反应时间均在15分钟以上,几乎是国外2倍,且国内欠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反应时间更长,农村相对城市反应时间更长。
第二,依托型急救体系只能提供医疗急救功能,相比之下,国外部分地区属于综合急救体系,既包含医疗救治,也包含火灾、地震、矿难等应急救治,实现了医疗、消防、警察等多方资源联动。“中国农村人口多,但急救条件较差,导致部分疾病死亡率较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缩小城乡差距,那么包括医疗体系在内的综合急救体系建设显得非常重要。”霍勇说道。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提供基础性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第三,部分县域医院救护车等设备老旧、不全,不能满足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监护的需求,且院前急救人员——包括基层首诊单位医护人员及120出车人员——诊疗能力不足,缺乏抢救以及疾病基础救治能力,同时县域医院医护人员缺乏,不能提供有效的应急服务。
第四,急救具有公益性,但部分地区存在个体经营救护车的情况。
顶层设计是关键
除了运行模式问题,霍勇在提案中还指出,在县域急救方面,部分救护车只发挥了“转运患者”的作用,但院前诊疗干预有限,未能体现“救护”能力。
霍勇告诉媒体记者,虽然为救护车配备医生急救效果最好,但可行性和合理性都不高,因为中国整体缺少医生,医生更重要的作用是指挥和指导,其他院前急救工作应该交给医疗救护员。
据了解,医疗救护员指运用救护知识和技能,对各种急症、意外事故、创伤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施行现场初步紧急救护的医疗人员,是当前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的重要补充。
霍勇表示,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医疗救护员,进行规范化职业培训——开展高中毕业后1000小时的培训课程,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平台,利用集中培训、上级带教、驻院学习、模拟演练等方式推广有效诊疗技术,学习对各种急危重症的应急救治能力。
另外,缺少远程网络传输设备,不能实现院前与院中的互联互通、数据实时共享,也是影响患者救治的重要因素。霍勇告诉媒体记者,部分一线城市院前、院中信息沟通比较畅通,但县域急救还存在人员培训不足和信息化建设不足等问题。
有研究显示,传统急救系统中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彼此孤立,存在信息断链,而县域院前急救信息系统能将急救病人的信息采集由院内拓展至院外,对患者体征、波形数据及时观察处理,掌握急救患者的基本信息,在必要时专家可对急救车上的医师进行远程急救指导,快速确定患者病情,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对此,霍勇在提案中表示,县域医院要搭建远程信息传输平台,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互通,实时共享检测数据及救治情况,便于院内医院人员对120院前人员提供诊断信息以及救治干预指导,提升患者救治效率。
另外还要更新完善救护车设备,使其满足急危重症救治需求,如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设备等,还要配备必需药品并定期更新,使其满足急危重症救治需求。
霍勇向媒体记者表示,加强县域急救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国家层面要有顶层设计和规划,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自上而下地推动建设。
霍勇建议加大政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发布急救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实施路径,以县域医院为主体、以乡镇卫生院为网点,建立县域指挥型急救中心,构建高效、快速的急救网络建设,同时加大人力、资源、技术投入。